隨機殺人,犯罪心理學中隨機殺人是怎樣?

大家都知道預防勝於治療,但台灣對本土無差別殺人研究幾乎是零:隨機殺人的犯罪心理學觀察(下)

隨機殺人案件在國外,並不少見,近年來歐美發生的數起校園槍擊事件或大規模屠殺,例如死亡人數高達77人的2011年挪威爆炸和槍擊事件,以及最近有台裔學生不幸喪命的加州Isla Vista槍擊事件等。國情與社會環境與台灣較為相似的鄰國日本,從1993年開始統計研究,也幾乎一年發生一起以上的隨機殺人案,因此對於此種犯罪行為,有縝密的研究,非常具有參考價值。

日本法務省於2013年提出的「無差別殺傷事件相關研究(無差別殺傷事犯に関する研究) 」,分析2000年以來52起無差別殺人事件的背景及犯罪內容特點,試圖描述這樣的現象並提出防止的方法。首先,隨機殺人的人格特徵的描寫:
- 大多數為無前科且較年輕之人。
- 以犯案動機來看,「自殺或希望被判死刑」類型及「對殺人產生興趣、有殺人欲望」類型且年紀較輕者為多。
- 犯案者之中,與家人關係不好,或關係淡薄者也多,大多在犯案當時沒有交往對象。大多在犯案時沒有朋友,或是有朋友但關係淡薄、關係不好。但這一點在各類型犯案者之間幾乎相同,看不出顯著差異。
- 在經濟上,收入少,沒有積極性的經濟活動情形。住居狀況方面,住所不定,居住於社會福利設施,有相當比例的犯案者欠缺長期可居住的安定環境。
- 「自殺及期望被判死刑」類型及「對殺人感興趣及有殺人欲望」類型者,多無前科。
- 多有敏感、自我批判、自卑感等傾向,沒有自信,容易煩惱、容易想法偏頗。
在犯行之前,有一定比例的犯人曾向醫生求助此種內在的衝動。
曾有受刑經驗的犯行者中,出獄後未滿一年即犯下無差別殺傷事件者超過半數。其中出獄不滿一個月就犯行者也占相當比例,顯示出獄後遇到某種困難的人不在少數。

日本隨機殺人研究分析
A、年齡:男性青壯年佔絕大多數

日本稱這類的犯罪為通り魔,總共52名犯罪者中,犯罪年齡在39歲以下的佔了絕大多數,其中又以30~39歲最多,高達17名(32.7%),20~29歲也有14名(26.9%)。但也有2名是60~64歲的年長者(3.8%),異於一般的殺人犯罪。

B、家庭狀況:獨居男性佔一半 八成未婚 五成連朋友都沒有

居住與婚姻狀況,有43人(82.7%)居住在城市。26人是獨居(50%),但與親屬同居者也有30人,兩者比例並沒有太大差異。但婚姻狀況的差別則很明顯,高達43人未婚。結婚的9人中,也有7人離婚1人分居。而在犯罪時,有45人並沒有交往對象,其中更有18人完全沒有異性的交往經驗(另有6人不明)。更有28人在犯罪時,幾乎沒有朋友。

C、就業與經濟狀況:超過七成在犯罪時已是失業狀態 超過一半根本完全沒收入

就業狀況方面,雖然有47人(90.4%)曾經有勞動經驗,但犯罪前一年只有25人在職,犯罪時更只剩下10人在職,這10人中更只有4人是正規員工。在生計狀況方面,有31人沒有收入,甚至有27人連提供金錢援助的對象都沒有,但相對的,也有3人月收入超過20萬日幣,甚至有兩人借款超過500萬日幣。

D、教育程度:大學以下學例超過九成 高中/大學退學比例超過三成

教育程度方面,大學(或大學退學)以下學歷占了絕大多數,但大學生也有2人(3.8%),超過一半的28人沒有前科(53.8%),有前科者的犯罪行為多半是重罪,且犯罪時年齡多半很輕。

E、犯罪前科:近五成有前科 多犯重罪 甚至多次進出監獄

有前科的24人,卻有多達54項前科,研究報告指出,超過5項前科的人達一成五。前科內容多是重罪。

F、隨機殺人犯罪型態歸納:犯罪態樣與動機複雜 增加犯罪增防難度

犯罪動機中有:不滿自己的遭遇15人、對特定人不滿5人、希望被判死刑5人、想坐牢逃避現實8人、希望殺人3人、原因不明9人

透過日本的研究,可以發現隨機殺人者,大部分是社會上條件比較不好的人,求學與就業生涯並不順遂,與家人朋友的關係也不好,或是常年受到各種壓迫,對某件事情充滿恨意,因此利用大量殺人找回他自己的價值,甚至在長時間的社會生活壓力下,可能伴隨著某種程度的精神疾病,因此想要防治這部分的犯罪人,整個社會與教育、醫療體系,都要花更多心思在這類社會邊緣人上。

如何改善,處遇研究
台大法律系李茂生教授曾說過,「隨機殺人的頻率會愈來愈高,週期會愈來愈短。」李茂生以日本為例對比台灣現況,表示「日本為了這類的事件,做了研究,也立了法,雖然成效不彰,而且也有人權疑慮,但是至少做了。反觀我國至今除了死刑以外,好像都沒有什麼動作。」

日本針對隨機殺人的處遇方式,在受刑人的部份,研究有提到:

一、改善暴力性格、人格障礙等問題為始將精神障礙之治療視為中心課題。

二、受刑人的社會回歸支援也是一項重要工作。

在整體社會的策略部分:

一、欲防止無差別殺傷事件,防止孤立有很重要的意義。

二、創造能夠使人民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的環境(「立身之地」與「出頭的機會」)。創造「立身之地」及「出頭的機會」的各種方針。

三、社會中傳播有關精神障礙適當的知識情報,使有這些障礙的人能夠盡早接受治療。

四、在其犯行前,大多可見到有某些問題行動、或是可稱為預兆的行動。其中最常見的,就是企圖自殺。推動自殺防止對策以減少企圖自殺人數,這樣一來對防止無差別殺傷事件也會有一定的效果。

發生事件之後,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媒體訪問,表示針對社會的疏離分子應當給予主動關心,「愛的相反不是恨,愛的相反是冷漠」、「關心別人就是保護自己」應當成為新口號,認為當務之急就是如何避免隨機殺人再度發生,應該主動發現社會潛在的疏離分子。

台灣除了社會整體環境的制度改善和資源的整合及介入之外,民眾更要有危機意識。重要的是,家長與親朋好友如果發現這類型的社會邊緣人溝通困難(日本超過一半的隨機殺人者與父母或親友同住,但顯然沒有發揮家庭的預防功能),也不應該有家醜無外揚的心態,求助於社會相關機構,如社工師,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等。

目録


其他相關內容--


最新目録